日前,四川省印发《四川省污染防治重点县(市、区)结对攻坚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在全国率先创新建立包含22个县(市、区)的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县(市、区)清单。
据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罗秀兵介绍,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、苦仗、硬仗,污染防治重点县就是其中的硬骨头。为此,我省在全国率先创新提出“一对一”结对攻坚,将为推进重点县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政策、技术等方面的重要支撑。
按照《方案》,我省建立了重点县清单。根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“回头看”情况,结合各地在水、大气、土壤、农村面源、固体废物、重金属等方面污染情况,明确自贡市贡井区、绵竹市、蓬溪县、威远县等22个县(市、区),作为全省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县,对其实施重点督促、指导和帮扶。
确定结对单位。充分发挥省直相关部门政策优势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特长,明确省生态环境厅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自然资源厅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交通运输厅、水利厅和农业农村厅等8个省直部门牵头,组织四川大学、西南交通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、西南科技大学、成都理工大学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6所高校,以及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、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中心、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、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、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等5个科研院所参与结对攻坚。
明确工作任务。主要包括推动污染防治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、帮助精准识别区域生态环境问题、协助提供技术指导、强化整合资源力量等四项任务。原则上工作组每月到重点县实地指导,帮助找准症结、精准发力。开展重点攻关,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,示范引领,以点带面,助推全省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 22个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县(市、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