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火如荼的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基础,以农民土地未来收益作保证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,正在塑造吉林省农村金融新格局。自2012年8月在产粮大县梨树率先开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以来,截至目前,全省已有42个县(市、区)启动试点工作。其中,26个县(市、区)为农户、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累计10632笔,金额4.9亿元,有效缓解了试点地区的农民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“从前缺钱,穷在手里没有有效抵押物。如今,通过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这一新型融资方式,土地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了。”对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带来的好处,龙井市老头沟镇远航专业农场农场主高洪海深有体会。过去,他的家庭农场因为缺钱没有流转更多的土地。如今,通过邮政储蓄银行龙井市支行,他贷到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50万元,而且手续简便,几天就拿到钱,又流转了40公顷旱田地,扩大了存储库房120平方米,新增了不少农机具。
目前,创新是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最大的亮点。它使耕地成为有效的融资财产,有利于破解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,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。农民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利率较低的贷款,使“高利贷”和非法集资失去了市场,平抑了农村资金价格,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